回答:
遗嘱是指遗者在生前依法作出的关于财产分配等方面的意思表示。在我国,遗嘱的形式规则是非常严格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才能生效。那么,我国现行法中的遗嘱形式规则具体是什么呢?
首先,遗嘱必须是书面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遗嘱必须是以书面形式表达的,口头遗嘱是无效的。这是因为书面遗嘱可以记录下遗者真实的意愿,便于证明和执行。
其次,遗嘱必须是亲笔签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遗嘱必须是遗者本人亲笔签名的,未亲笔签名的遗嘱是无效的。这是为了防止他人冒名顶替,保证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再次,遗嘱必须注明日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遗嘱必须注明日期,未注明日期的遗嘱视为无效。这是为了确定遗嘱的起效时间,以便避免遗者生前多次修改遗嘱,引起争议。
此外,遗嘱还需要满足其他的要求。例如,遗嘱必须明确表明是遗嘱,必须明确指明财产分配的对象和比例,必须明确表达遗者真实的意愿等。只有遗嘱符合以上所有规定,才能被认定为有效的遗嘱。
总之,我国现行法中对遗嘱形式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必须符合书面、亲笔签名、注明日期等多项要求,才能生效。只有遵循这些规定,才能保证遗者真实的意愿得到尊重和执行,避免遗产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