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常见症状为突发下腹剧痛、阴道出血及休克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主要与剧烈运动、外力撞击或凝血异常有关,轻症可保守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1.突发下腹剧痛
典型表现为排卵后1周左右单侧下腹撕裂样疼痛,体位改变时加剧。疼痛源于黄体囊内出血刺激腹膜,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需与宫外孕、阑尾炎鉴别,急诊超声可明确诊断。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冰敷疼痛区域减少出血。
2.阴道不规则出血
约30%患者出现点滴状暗红色出血,持续3-5天。因黄体激素骤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出血量通常少于月经。建议记录出血时长,避免使用卫生棉条以防感染。出血超过7天需复查HCG排除妊娠相关疾病。
3.失血性休克表现
当出血量超过500ml时,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属于妇科急症,需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补液,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输血。腹腔镜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可进行黄体缝合、电凝止血或患侧附件切除。
预防黄体破裂需避免经后期剧烈运动如跳操、深蹲,性生活动作宜轻柔。确诊后3个月内需复查盆腔超声,观察黄体吸收情况。备孕女性发生黄体破裂后,建议监测基础体温评估黄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