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是肝功能严重受损后腹腔内积液过多的表现,常见症状包括腹部膨隆、腹胀、呼吸困难等,需及时就医治疗。主要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及钠水潴留有关,治疗需结合药物、饮食调整及临床干预。
1. 肝硬化腹水的典型症状
腹部膨隆是最直观的表现,患者腹围短期内明显增大,皮肤紧绷发亮。腹胀感持续存在,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钝痛。大量腹水会压迫膈肌导致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脐部外凸或腹股沟疝也可能发生。
2. 症状产生的病理机制
门静脉高压使血管内液体渗入腹腔,肝功能衰竭导致白蛋白合成不足,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加剧积液。肾脏钠水潴留与醛固酮系统激活有关,进一步加重腹水形成。感染性腹水可能出现发热、腹痛加剧。
3. 临床治疗的三类方案
(1)药物治疗:利尿剂如螺内酯联合呋塞米可促进排水,白蛋白静脉注射提高渗透压,抗生素用于自发性腹膜炎治疗。
(2)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限制在2克以下,蛋白质补充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水分摄入量根据尿量调整。
(3)有创治疗:腹腔穿刺放液适用于顽固性腹水,TIPS手术可降低门脉压力,肝移植是终末期患者的根治手段。
4. 日常监测与管理要点
每日测量体重和腹围,记录尿量变化。避免高盐加工食品如腌制品、罐头,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出现意识模糊、呕血或腹痛加剧需立即急诊。长期服用利尿剂者需定期检测电解质。
肝硬化腹水提示疾病进入失代偿期,患者需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干预可改善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发生。除规范治疗外,戒酒、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同样关键,定期超声检查监测腹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