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需要根据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轻度可自行处理,重度需立即就医。核心治疗包括复温处理、药物消炎、创面保护、预防感染和促进循环。
复温处理是首要步骤。将冻伤部位浸泡在38-42℃温水中15-30分钟,避免直接烤火或摩擦。水温过高可能加重损伤,复温过程可能伴随疼痛。手指冻伤可放入腋下取暖,面部冻伤用温热毛巾湿敷。
2.药物消炎缓解症状。外用药物包括肝素钠软膏改善微循环,积雪苷霜促进创面愈合,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口服布洛芬可减轻疼痛和炎症,严重时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使用药物前需清洁创面,避免使用刺激性药膏。
3.创面保护促进恢复。水疱直径大于1厘米需无菌抽吸,保留疱皮作为天然敷料。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抹抗生素软膏,纱布包扎避免受压。三度冻伤出现黑色焦痂时不可自行去除,需专业清创。
4.预防感染至关重要。保持冻伤部位干燥清洁,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是否出现红肿加剧、脓性分泌物或发热等感染征兆。深部冻伤需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坏死组织需手术切除。
5.促进循环加速康复。恢复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戒烟戒酒,穿着宽松保暖衣物。可配合红外线理疗改善血液循环,每日2次,每次15分钟。维生素E和丹参片有助于改善微循环。
冻伤治疗需分阶段进行,急性期重点在复温和抗感染,恢复期注重功能康复。二度以上冻伤即使愈合也可能遗留感觉异常,需长期随访。冬季户外活动应做好防护,穿戴防风防水装备,每半小时检查暴露部位,发现皮肤苍白麻木立即避风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