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其中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水生植物的根茎、枝叶、嫩芽、果实等,动物性食物则主要有浮游动物、虾类、螺类、水生昆虫、鱼卵等,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鲤鱼对什么味道最敏感吧!
一、甜味
鲤鱼对甜味非常敏感,所谓甜味是指像糖和蜜一样的味道,事实上很多鲤鱼饵料中都有蜂蜜、白糖、红糖等甜味剂,钓鲤鱼常用的甜味饵料有蜂蜜、嫩玉米等自然饵和金版速攻2号等商品饵。
二、薯香味
鲤鱼对薯香味非常敏感,所谓薯香味是红薯等薯类散发出来的特殊香气,这种香气对鲤鱼尤其是大鲤鱼有无法抗拒的诱惑,钓鲤鱼常用的薯香味饵料有红薯等自然饵和九一八薯味等商品饵。
三、腥味
鲤鱼对腥味非常敏感,所谓腥味是蚯蚓等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事实上所有杂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都偏爱腥味,钓鲤鱼常用的腥味饵料有蚯蚓、红虫等虫饵和天下鲤、螺鲤2号等商品饵。
四、酒香味
鲤鱼对酒香味非常敏感,所谓酒香味是指玉米、小麦、高粱等谷物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酵后散发出来的气味,钓鲤鱼常用的酒香味饵料有发酵玉米、发酵麦粒等自然饵和螺鲤3号等商品饵。
五、螺香味
鲤鱼对螺香味非常敏感,所谓螺香味是螺蛳等软体动物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这种气味对鲤鱼、青鱼等鱼类都有极强的吸引力,钓鲤鱼常用的螺香味饵料有螺肉等自然饵和螺鲤1号等商品饵。
综上所述,鲤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对甜味、薯香味、腥味、酒香味、螺香味等都非常敏感,钓鲤鱼常用的自然饵有嫩玉米、红薯、蚯蚓、发酵玉米等,商品饵有九一八薯味、螺鲤、天下鲤等。
鲤鱼跃龙门是我国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传说只要鲤鱼能够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真龙,现在多用来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常用来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等,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鲤鱼跃龙门是什么意思吧!
一、神话传说
鲤鱼跃龙门是我国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相传大禹开辟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后,游息在盂津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水逆行而上,游到伊阙龙门时纷纷跳跃想要翻过,跳过的就立刻化身成龙,跳不过的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至今黄河鲤鱼的额头上还有一道黑疤。
二、科学论述
鲤鱼跳龙门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现象,事实上鲤鱼本身就是非常喜欢跳跃的鱼类,有时甚至能跳出水面一米以上,而导致鲤鱼跳跃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鲤鱼感知到地震等地质灾害时会跳跃,其二是鲤鱼受到敌害袭击或受到惊吓时会跳跃,其三是鲤鱼快要到繁殖期时特别喜欢跳跃。
三、代表含义
鲤鱼跳龙门亦称鲤跃龙门、鱼跃龙门,原意是指鲤鱼跃过龙门就能变成真龙,若跃不过龙门便会在额头上留下一道黑疤,后多用来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的事情,也常用来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等,例如古代科举制度下参加会试并获得进士功名的读书人就被称作为“登龙门”。
四、文献记载
1、《吕氏春秋》: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
2、《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3、《赠崔侍御》: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