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是弓蟹科绒螯蟹属甲壳动物,学名中华绒螯蟹,亦称河蟹、毛蟹、清水蟹等,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均有分布,因肉鲜味美且极富营养价值而备受青睐,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誉,下面来看一看大闸蟹什么时候上市吧!
一、物种论述
大闸蟹是中国传统的水产珍品,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弓蟹科、绒螯蟹属甲壳动物,学名中华绒螯蟹,亦称河蟹、毛蟹、清水蟹等,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均有分布,有5000多年的食用历史,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誉。
二、上市时间
大闸蟹上市时间集中在6~11月,但具体时间因产地不同而不同,例如阳澄湖大闸蟹一般在9月中旬(中秋节前夕)上市,持续到12月上旬陆续下市,因此农历九月和十月也是吃大闸蟹的黄金时间,其中九月母蟹的蟹黄最丰满,到了十月公蟹的蟹膏最丰富。
三、公母对比
1、母蟹:农历九月要吃母蟹,原因是母蟹有蟹黄,所谓蟹黄实际上是母蟹的性腺、消化腺和未排出体外的卵细胞,蒸熟后呈橘黄色、橘红色或深黄色硬块状,用力按压会变成粉末状,但整体上质感还是比较硬的,到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最丰满,此时是吃母蟹的黄金时间。
2、公蟹:农历十月要吃母蟹,原因是公蟹有蟹膏,所谓蟹膏实际上是公蟹的副性腺及分泌物,一般呈青白色、半透明果冻状,蒸熟后呈半透明、有黏性的胶质状,到农历十月公蟹的副性腺异常发达,可占据生殖系统大部分,甚至能将蟹壳顶起,此时是吃公蟹的黄金时间。
四、著名产地
1、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产于江苏省苏州市阳澄湖,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誉,“阳澄湖”也成了大闸蟹的代名词,2005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固城湖大闸蟹:固城湖大闸蟹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固城湖,亦称固城湖螃蟹、高淳螃蟹等,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2007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洪泽湖大闸蟹:洪泽湖大闸蟹产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雄蟹脂白如玉,雌蟹膏黄如金,具有个大、螯肥、肉香等特点,2012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军山湖大闸蟹:军山湖大闸蟹产于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在历届河蟹大赛上屡获金蟹奖、银蟹奖、蟹王、蟹后等称号,2007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闸蟹是我国传统的水产珍品,在生物学分类上属弓蟹科绒螯蟹属甲壳动物,学名中华绒螯蟹,亦称河蟹、毛蟹、清水蟹等,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均有分布,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誉,下面来看一看大闸蟹什么时候吃最好吧!
一、营养价值
大闸蟹因肉鲜味美且极富营养价值而备受青睐,研究表明每100克大闸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尚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镁、铜、锌等,有增强免疫、补养气血、健脑益智等功效,尤其适合青少年、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人群食用。
二、最佳时间
1、母蟹:农历九月要吃母蟹,原因是母蟹有蟹黄,所谓蟹黄实际上是母蟹的性腺、消化腺和未排出体外的卵细胞,蒸熟后呈橘黄色、橘红色或深黄色硬块状,用力按压会变成粉末状,但整体上质感还是比较硬的,到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最丰满,此时是吃母蟹的黄金时间。
2、公蟹:农历十月要吃母蟹,原因是公蟹有蟹膏,所谓蟹膏实际上是公蟹的副性腺及分泌物,一般呈青白色、半透明果冻状,蒸熟后呈半透明、有黏性的胶质状,到农历十月公蟹的副性腺异常发达,可占据生殖系统大部分,甚至能将蟹壳顶起,此时是吃公蟹的黄金时间。
三、禁食部位
1、蟹鳃:大闸蟹的鳃部不能食用,原因是大闸蟹的鳃和鱼鳃一样起着过滤作用,往往有很多脏东西,打开蟹壳后蟹身上两排灰色、扇状、软绵绵的组织就是蟹鳃,吃大闸蟹时要扔掉。
2、蟹心:大闸蟹的心脏不能食用,原因是大闸蟹性寒,而蟹心又是大闸蟹最寒的部分,打开蟹壳,在蟹中央一块黑色膜衣下,连接着蟹腮的白色六角形就是蟹心,吃大闸蟹时要扔掉。
3、蟹胃:大闸蟹的胃部不能食用,原因是大闸蟹属于杂食性动物且喜食腐肉,胃里有很多脏东西,打开蟹壳可以看到在壳上沾有些蟹黄,蟹黄下面的三角包就是蟹胃,要取下来丢掉。
4、蟹肠:大闸蟹的肠子不能食用,原因是蟹肠里都是大闸蟹的粪便,位于大闸蟹脐盖上且呈黑色,将大闸蟹腹部脐盖掀开后可发现脐盖内有条与蟹身相连的黑线,这条黑线就是蟹肠。
四、禁忌人群
1、脾胃虚寒:大闸蟹不适合脾胃虚寒人群食用,原因是大闸蟹性寒,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大闸蟹容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
2、过敏体质:大闸蟹不适合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原因是大闸蟹中富含外源性蛋白等过敏原,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后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3、痛风患者:大闸蟹不适合患痛风的人群食用,原因是大闸蟹中富含嘌呤,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痛风患者食用有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