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鱼是常见的观赏型鱼类,学名图丽鱼,亦称猪仔鱼、尾星鱼、花猪鱼等,因形态别致、体色绚丽且容易饲养而备受观赏鱼爱好者的青睐,特别适合饲养在中大型水族箱中,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地图鱼怎么分公母吧!
一、鱼种论述
地图鱼学名图丽鱼,亦称猪仔鱼、尾星鱼、黑猪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鲈形目、丽鱼科(慈鲷科)、图丽鱼属鱼类的统称,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常见个体25~30厘米,最大个体可达40厘米以上。
二、雌雄鉴别
1、体型:雄性地图鱼健壮,雌性地图鱼的体型虽然也很粗壮,但明显不如雄性地图鱼。
2、头部:雄性地图鱼的头部厚且发达,往往会隆起一个头包,雌性地图鱼则没有头包。
3、鱼鳍:雄性地图鱼的臀鳍非常的尖、长,雌性地图鱼的臀鳍比较小且相对比较浑圆。
4、腹部:雄性地图鱼的腹部相对比较扁平,雌性地图鱼在繁殖期腹部往往会稍微隆起。
5、色泽:雄性地图鱼的的色泽鲜艳、鳃盖处的黄色闪闪发亮,雌性地图鱼的色泽较淡。
三、生活习性
1、喜温性:地图鱼是喜温性鱼类,生存临界水温18~30℃,最适生存水温24~26℃,水温低于22℃或高于28℃时摄食积极性逐渐减弱。
2、肉食性:地图鱼是肉食性鱼类,捕食凶猛且贪食,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鱼、虾类等为食,经驯化后也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3、广适性:地图鱼是广适性鱼类,对水质要求不高,可在弱酸性至弱碱性水体中生存,但水温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引起应激反应。
四、常见种类
1、原生地图鱼:原生地图鱼的体色一般是黑底色+淡色条纹,条纹有浅黄色、灰色、淡绿色、淡橙色等,实际上就是野生地图鱼。
2、红色地图鱼:红色地图鱼的体色一般是黑色底+全身或大部分连成一片的橙色或红色条纹,但这种地图鱼没有块状条纹和尾星。
3、虎纹地图鱼:虎纹地图鱼的体色一般是黑底色+橙色或红色条纹,相传虎纹地图鱼是原生地图鱼和红色地图鱼杂交形成的品种。
4、白化地图鱼:白化地图鱼的体色一般是白色底+很鲜艳明亮的橙色或红色条纹,主要有白化虎纹地图鱼和白化红色地图鱼两种。
①白化虎纹地图鱼:白化虎纹地图鱼的体色一般是白色底+红色或橙色的条纹。
②白化红色地图鱼:白化红色地图鱼的体色一般是白色底+橙色或红色的片纹。
5、黄化地图鱼:黄化地图鱼和和白化地图鱼非常相似,但眼睛和鱼鳍带有暗色,主要有黄化虎纹地图鱼和黄化红色地图鱼两种。
①黄化虎纹地图鱼:黄化虎纹地图鱼的体色一般是白色底+橙色条纹,鱼鳍带棕色或灰色。
②黄化红色地图鱼:黄化红色地图鱼的体色一般是白色底+橙色条纹,鱼鳍带褐色或灰色。
地图鱼是慈鲷科图丽鱼属鱼类,学名图丽鱼,亦称猪仔鱼、尾星鱼、花猪鱼等,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现作观赏鱼已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最适合饲养在中大型水族箱中,下面来看一看地图鱼混养什么鱼最好吧!
一、鹦鹉鱼
地图鱼可以和鹦鹉鱼混养,鹦鹉鱼是鹦嘴鱼科鹦嘴鱼属热带鱼类,俗称鹦哥鱼、鹦嘴鱼、红楔鲷等,因色彩艳丽且嘴型酷似鹦鹉嘴而得名,肉食性,主要以小型底栖动物为食,嘴里上下都有一排牙齿,不但能咬下粗硬的海藻,甚至连多刺的海胆也能咬开。
二、招财鱼
地图鱼可以和招财鱼混养,招财鱼是丝足鲈科丝足鲈属淡水鱼类,学名丝足鲈,亦称长丝鲈、大飞船、古代战舰等,喜栖息在水深2米以上的河口,肉食性,主要以小型鱼类、虾类、水生昆虫、底栖动物等为食,人工饲养时可投喂红虫、面包虫、颗粒饲料等。
三、七星刀鱼
地图鱼可以和七星刀鱼混养,七星刀鱼是弓背鱼科弓背鱼属淡水鱼类,学名弓背鱼,亦称东洋刀鱼、青铜刀鱼、亚洲飞刀等,原产于南亚及东南亚,我国云南省也有少量分布,肉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虫、鱼类、甲壳类等为食,常作观赏鱼饲养在水族箱中。
四、银龙鱼
地图鱼可以和银龙鱼混养,银龙鱼是骨舌鱼科骨舌鱼属淡水鱼类,学名双须骨舌鱼,亦称银龙、银大刀鱼、银带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喜栖息在流速缓慢的河段,肉食性,主要以鱼类、虾类、水生昆虫等为食,甚至会捕食水鸟、蛇类、鼠类等。
五、红尾鲶
地图鱼可以和红尾鲶混养,红尾鲶是油鲶科护头鲿属淡水鱼类,学名红尾护头鲿,亦称军舰鸭嘴、红尾鸭嘴鲶鱼、狗崽鲸等,原产于亚马逊河、奥里诺科河等地,肉食性,性情凶暴,食量甚大,喜食活物和肉块,现常作观赏型鱼类饲养在水族箱或鱼缸中。
综上所述,地图鱼是肉食性鱼类,捕食凶猛且贪食,主要以水生昆虫、小型鱼类、虾类等为食,可以与地图鱼混养的观赏鱼有鹦鹉鱼、招财鱼、七星刀鱼、银龙鱼、红尾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