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经过百家争鸣的学术洗礼,儒学在众多学术流派中脱颖而出;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影响中国数千年;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不断输入,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受到冲击;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的旗帜,认为是落后的儒学思想阻碍了他们的脚步,于是儒学逐渐失去正统地位,失去了现世的价值,而另一方面,人们在众多的西方文化流派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看似抛弃了儒学,其实不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儒学亦因此涅槃重生,其现世价值也逐渐得重新发掘。
我国拟将教师节改在孔子生日(9月28日)那一天
马克思主义中的儒学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民开始走向正确的革命道路,但一段时间的适应磨合后,马克思主义者们发现马克思主义不能独立生存于中国大地之上,必须寻求与中国实际情况的结合,首当其冲就是与传统儒家文化的结合。
政治上吸收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儒学始终坚持民本的思想,西周时期即开始提倡“敬天保民”“顺乎天,应乎人”,《尚书·多方》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惟时求民主”等语句,认为君主要重视民意,顺应民意即是顺应天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此亦有所吸收,坚持以民为本,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有效实现形式,较为典型的就是选贤与能的民主思想和尚德隆礼重法的政治文化。
选贤与能的民主思想
儒学主张治理天下应“选贤良,举笃敬”(《荀子·王制》),并歌颂了舜汤等贤君,因为他们治理天下时都重用提拔了贤而有才的皋陶、伊尹等人,使得天下大治。
曲阜 孔庙孔府
孔子说:“才难,不其然乎?”(《论语·泰伯》)明确指出了人才的难得,即使尽心去寻找尚不可得,若君主不重视人才就更不可能得到。孟子说:“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甚至可以“使卑踰尊,疏踰戚”(《孟子·梁惠王下》),认为选贤择能时应格外谨慎,不能人云亦云,即使众人都说好,也必须亲自察看方能确定,若真是贤人,定尊崇备至,以收归己有。在孔子提出人才难得的观点上进一步论证了,选贤良时应注意辨别,一旦确定就要对贤能尊崇备至。
正因为儒学认为“尚贤使能,则民知方;纂论公察,则民不疑;赏勉罚偷,则民不怠;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荀子·君道》),即只有选拔了贤人方能使民心归顺,天下大治,因此古时历朝以来的君王都始终坚持选贤与能。几千年来,这一思想已深深融入到中国政治生命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亦重视吸收这一价值取向,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和阐释其深厚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的社会土壤中的,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使人民参与政治,参与治理,选择人民公认的贤人去治理国家,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扩大国家选拔贤良的途径和方式,还能通过群众雪亮的眼光认清贤良的真假。
尚德隆礼重法的政治文化
就德治而言,儒学主张君主应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中说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荀子·正论》说:“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即是指道德高尚的圣人才可以称王,并且会被众人拥戴,只有君主有德才可以行仁政,教化民众,形成以德治国的良好氛围。
就法治而言,儒学主张“制礼义以分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荀子·礼论》)。礼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制度规约,它同时具有法治的外在可见性与德治的内在约束性,是传统儒学隆礼重法的突出表现。
自古以来,统治者以儒学治国,不单单是宣扬道德,更多的是通过礼去约束民众,这个礼是封建时代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吸收了儒学尚德隆礼重法的传统思想,并进一步阐释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这与儒学中“礼”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济上吸收了儒学富民惠民的思想
儒学一直以来都承认个人追求财富的权利,如《尚书·泰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大意即是上天都会满足人民的生存发展需求,还有谁可以阻止呢?马克思主义同样认为经济因素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因,可见两者具有共同之处,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吸收提供了理论基础。
孔子曾感慨“苛政猛于虎”,认为君主向民众过多的索取是不道德的行政,是不对的,要想实行仁政首先就要使民富足,民富则国富。孟子提出“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荀子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荀子·富国》)的富民政策,这些都体现了儒学的富民惠民主张。新时代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或多或少都体现了儒学了坚持富民惠民的思想。
为确保富民惠民的实现,儒学还提倡安民乐民、尊重民意的思想,宣扬正确的义利观。
儒学主张安民乐民,尊重民意。《孟子·粱惠王下》记载:齐人伐燕,很快获胜。宣王问孟子能否占领燕国。孟子说,这取决于燕民的态度,“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并且以武王和文王为例,说明出兵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使燕民摆脱水深火热,而不是满足君主土地扩张的一己之私。可见孟子认为,君主在征战时,应以人民利益为导向,不能以个人利益为目的,因此孟子强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孟子·梁惠王下》),从我们党奋斗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共产党也坚持不扰民,不随意向人民索取财物,直到现在,党中央仍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并以此为准则治理国家,很明显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儒家安民乐民思想的继承。
《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在肯定人民追求富贵的正当需求后,进一步指出应以其道得之,道其即是指儒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价值观,《论语·泰伯》认为“邦有道,贫且贱”和“邦无道,富且贵”为耻,可见国家治理有道与人民贫贱是互为补充的,两者缺一不可。儒学始终将利的取得限制在道义规范之内,并且把这种思想上升到国家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吸收了儒学的义利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民带来了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但也引起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的隐患,这明显违背了儒学的义利观,为消除隐患,保持市场经济良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