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来的战事,令广大在乌克兰的留学生措手不及。在各国政府和使领馆的帮助下,一些留学生已经逐步撤离乌克兰,到达乌克兰邻国或其他欧洲国家。短期来看,他们需要迅速了解陌生的新环境,做出留在当地还是随包机回国的选择;而长远来说,他们的留学生活被迫中断,更需要考虑可替补的院校以及未来的求学之路。
撤离程序困难重重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4日报道,早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的高等教育水平就极具竞争力,学历含金量高、花销又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些优势令留学乌克兰极具“性价比”,吸引了不少经济能力有限的国际生,不少人都将该国视作通往欧洲就业市场和永久居留资格的一扇大门。据乌克兰政府2020年的数据显示,在该国就读的国际生总数约为7.6万人,其中印度占比最大,约为2万人,非洲留学生约占总数的1/4。最受国际生青睐的专业分别为医学类、商学类和工程类。据阿拉伯半岛电视台统计,乌克兰留学市场对该国的GDP贡献(占比约0.35%)甚至高于留学大国美国(占比约0.14%)。
国际教育新闻网站“Pie News”报道称,战事伊始,乌克兰国际生教育中心网站就处于“崩溃”状态,页面完全无法打开。部分学生对所属院校的“不作为”也表达了强烈不满:利沃夫一名尼日利亚籍留学生表示,对于正在发生的危机,校方拖了好几天也没有一个明确表态,许多同学不知是去是留。另一名同为尼日利亚籍的学生反映,俄方展开军事行动前,留学生群体就央求校方将课程转至线上,允许学生回国并远程学习,但校方却强硬地回应道“缺课就要受罚,这是乌克兰高等学府的通则”。
不少非裔和印度裔留学生反映,他们后来在撤离过程中还受到歧视,有人被要求原路返回、有人被告知撤离要“优先乌克兰人”。部分学生还受到了边境军警的暴力对待,一名印度医学生在外出购买食物时甚至被击杀。很多媒体都反映,欧洲收留难民“不欢迎白种人以外的学生”。
目前,离开乌克兰的留学生一部分暂时留在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邻国等待时机,另一部分人则到了德国、荷兰、法国等国家,还有一部分人已经回到家乡。《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撤离的中国留学生大多在周边欧洲国家停留。据本报此前独家消息,目前我在乌留学生没有出现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