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淘宝上面刷单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尤其是被平台稽查发现了更是如此,但是也有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赚钱,在这之前,也想要了解一下淘宝刷过单会不会对征信造成影响呢?
网络刷单其实是一种不正当的经营方式,违背了竞争法公平竞争的原则,但不至于会影响征信,所以不用担心刷过单征信会出现问题。但是经常会有人在帮商家刷完单后被告知征信存在违规行为,无法把钱转到刷单人提供的银行卡里,这十有八九是骗局。
像有人在网上发帖讲了下自己的经历,说自己在淘宝帮人刷单成功后,商家并没有把钱打到支付宝账户里,而是要了银行卡、姓名、开户行等信息说把钱打到银行卡里,没想到对方发过来一张银行卡转账页面失败的图,说个人征信存在违规行为无法转账。让自己在一些软件上借钱到银行卡里做担保,清除记录后才给转账。
像这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套路,说不定专门是骗贷的,要是真的跑去借款了,一旦借的是上征信的产品,就算没有借款成功,信报上就会多一条贷款审批的查询记录,这类记录属于硬查询记录,和征信直接挂钩,短期内次数多了会弄花征信,影响贷款或者信用卡的审批。
总之,刷过单是不会影响征信的,但是要谨防那些以征信有问题让去贷款消除记录的套路,免得被骗钱,还让自己的信用变坏。
有什么后果?
如果你的账号很少帮别人刷,那么被查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是经常性的,而且所在位置较近,对买家账号还是有影响的。刷的多了,轻则影响账号的级别,重则封号。
1、你的信用就不能使用了
很多朋友在进行刷单时,都使用的花呗支付。支护宝本身就严厉打击刷单行为,一旦被系统检测到该订单是刷的,则会直接关闭花呗且以后很难在开通。
2、淘宝信用评分速降
在参与店家刷单任务,一旦被交易系统检测到后,跟绑定账号的信用分也会被降低。
因为信用在记录评分中,每月消费记录及金额,也是影响信用评分的一个维度,所以虚假的交易记录是会影响信用评分。
3、冻结账号
一旦被交易系统监测到是刷单行为,且刷单行为较为频繁,系统会直接冻结该账号,在一段时间内是无法解封的。
4、极速的特权被暂停
对于信用特别优质的用户,会给予极速退款特权,在购物产生退货时,会直接先行赔付。如果该账号参与刷单任务,系统会降低账号的信用等级,同时取消账号极速退款特权。
5、上当概率高
目前很多刷单活动存在欺骗行为,参与刷单交易后,会让你先确认收货,然后直接拉黑。如果买家只是偶尔刷单,对账号影响不大,不过,如果经常刷单,是很容易会被查到的,刷单多了,肯定是会被抓到的。买家刷单对其账号是非常不利的,尽管刷单收入尚可,建议少刷。
人在江湖飘,征信很重要。想知道自己的信用状况,又没时间到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现场查询怎么办?近年来,多家银行APP推出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可以让用户足不出户线上一键免费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就在近日,光大银行、农业银行纷纷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可以通过App查征信的消息,而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目前已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共10余家银行App均可以查询用户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个人信用报告。
我们一般说的查征信指的是查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那么,什么是个人信用报告?据了解,个人信用报告是记录用户借债还钱、合同履约、遵纪守法等信息,是用户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是用户的“经济身份证”。
个人信用报告有何用途?它被广泛应用在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卡审批和贷后管理中,还用于任职资格审查、员工录用等许多活动中。如果用户信用良好,银行可能会在贷款金额、利率上给予优惠。个人信用报告能够节省银行审贷时间,帮用户快速获得贷款。
如果用户想要及时掌握个人信用情况,或想去银行申请贷款,但又不知道自己的征信是否有问题,就可以自助查询征信报告。在上述银行App支持征信查询功能之前,用户查询个人信用报告需要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个人所在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查询,或登录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站查询个人信用记录。
而随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已经有多家商业银行开通了手机银行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功能,操作步骤十分便捷,以农行App为例,只需登录农行App,点击“全部”,在“查询”模块里面找到“个人信用报告”功能,录入查询申请的个人信息及邮箱,同意授权,输入短信验证码,再进行人脸识别就可以免费查询了,北京商报记者实测整个过程仅用了1-2分钟,非常方便。
用户在手机银行按指引操作后,一般24小时内能收到查询结果,7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实测农行App查询后,不到2个小时就收到了个人征信报告。该行个人征信报告的查询次数上限为1次/天,3次/月,12次/年。
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表示,银行纷纷支持手机查征信是个人征信查询便利化措施。在信用经济时代,个人征信状况是银行风险定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个人征信状况直接影响信贷、就业、购房等方面;通过银行App可以方便快捷查询征信状况,为银行办理个人业务提供便利,提高了效率,方便查询也有助于个人信用意识的维护。需要关注的是,用户查询征信,还需注意防范信息泄露,同时关注哪些方面容易导致征信不良风险,例如:税费未缴、逃票或为他人担保出现风险等均会被列入不良征信。
事实上,个人征信报告反映的是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度和可靠程度,随着个人经济活动增多和普惠金融快速发展,信用报告不仅影响个人贷款、消费、购房,而且不良征信记录对个人求学、就业就职、出国、旅游出行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和限制也越来越大。
那么,已有逾期还款记录如何补救?如果信用报告显示贷款或信用卡出现了逾期,首先要把已经逾期的款项尽快还上;其次是避免出现新的逾期,产生新的负面记录;更重要的是尽快重新建立自己的守信记录。
当前,随着居民的消费习惯逐渐转变,超前消费越来越普遍。为了保护个人信用,有哪些情况需要注意?
周茂华建议,用户保护自己的个人信用,主要还是养成诚实守信、遵规履约、保护好自身证件和个人信息安全、谨慎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良好习惯。
业内人士指出,保护个人信用要特别注意身份信息不要随意提供给他人,防止他人冒用本人身份办理业务,产生金融债务。贷款或信用卡消费要量入为出,管好自身财务状况,避免因无法偿还欠款而产生的不良记录;在贷款还款日前,足额还款到还款账户,保持良好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要尽快联系银行更新信息,经常核对信用卡状态,避免卡片被盗而产生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