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91年
作为现代雕塑的奠基人,罗丹以颠覆传统主题的作品、自然写实的人物造型而闻名于世。不过,其艺术之路并不顺利,直至中年才开始成名,同时伴随着大大小小的争议。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罗丹不为人知的20件事。
“高考”落榜三次
罗丹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0岁开始自学绘画,后进入Petite École学习艺术和数学。17岁时,他向法国美术学院(Écoledes Beaux-Arts)递交了一份石膏作品,申请入学但被拒,不甘心的他又接连尝试两次均未成功。由于当时入学门槛其实并不高,这让罗丹备受打击。最终,他放弃升学,选择直接就业当工匠,此后近20年以制作各类装饰品为生,直至近40岁才成名。
奥古斯特·罗丹《Jean-Baptiste Rodin, the Artist’s Father》,铜,41.5×28×24cm,约1864年
罗丹曾给大他两岁的姐姐玛利亚(Maria)介绍过一个不靠谱的对象,玛利亚在24岁左右因病逝世。虽然两者并无直接关系,但罗丹对姐姐的离世十分愧疚,曾一度放弃艺术而投身宗教。
奥古斯特·罗丹《Young woman》,石膏,高10.2cm,约1889年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罗丹入伍;但因为高度近视,很快就离开了军队。同时,他还有点读写困难症(dyslexia)。
奥古斯特·罗丹《The Tempest》,大理石,34.6×37.8×19.7cm,约1910年
罗丹第一件雕塑《塌鼻男子》的创作过程颇为坎坷。当时工作室气温太低,这件作品直接裂成碎片,尤其是后脑勺整块缺掉,人物鼻子也又歪又塌,形如一个面具。于是,艺术家将错就错,将作品提交给了官方沙龙展。毫无意外,作品被拒。然而,这种“未完成”(unfinishedness)成为罗丹雕塑的一大特色。
奥古斯特·罗丹《塌鼻男子》(The Man with theBroken Nose),铜,26×18×23cm,1864年
35岁时,罗丹在意大利待了两个月,深受文艺复兴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和多纳泰罗(Donatello)的影响。他说:“正是米开朗基罗将我从学院派雕塑中解放出来。”
米开朗基罗《大卫》(局部),大理石,高517cm,1501-1504年
罗丹首件“完整”雕塑《The Age of Bronze》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Dying Slave》中汲取灵感。同时,他仔细研究模特的动静造型,创作出一件与真人等大、比例完美、动作颠覆传统的雕塑。但由于缺乏神话和历史事件主题,这件作品在沙龙展上并不受待见。
奥古斯特·罗丹《The Age of Bronze》(局部),铜,180×80×60cm,1877年
米开朗基罗《Dying Slave》(局部),大理石,高228cm,1513-1515年
更糟糕的是,因雕塑形体、光影等太过自然,它还被指控是由真人模特铸造的模具而制成。对此,罗丹提出激烈反对并赢得申诉。后来,该作被一位政府官员买走。一年后,罗丹吸取教训,创作了比真人更大、以宗教为主题的《St. John the Baptist Preaching》。虽伴随争议,但这两件作品为罗丹赢得了掌声与认可,让他在艺术界崭露头角。
奥古斯特·罗丹《St. John the Baptist Preaching》(局部),铜,1880年
想必所有创作者在接项目时最怕遇到耗时过长的无底洞,罗丹就“不幸入坑”了贯穿其大半个艺术生涯的作品《地狱之门》(The Gates of Hell)。1880年,巴黎政府计划修建一座装饰艺术博物馆,并委托罗丹设计大门,而这家博物馆从未建成。
奥古斯特·罗丹《地狱之门》,铜,635×400×85cm,1880-1917年
彼时,罗丹并不知道自己被坑。他劳神费力、精益求精,从但丁《神曲》中“地狱”场景获得启发,为这扇门设计了186个浮雕人物,描绘了人在地狱中所受的身心折磨。正是在这组雕塑“群像”中,诞生了一系列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包括《思想者》(The Thinker)、《吻》(Kiss)和《三个幽灵》(The Three Shades)等,也算“因祸得福”。
奥古斯特·罗丹《地狱之门》(“思想者”局部),铜,635×400×85cm,1880-1917年,《思想者》的原型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诗人但丁。
奥古斯特·罗丹《三个幽灵》,铜,1881年
在《地狱之门》的众多场景中,传世名作《吻》显得“浪漫而格格不入”。实际上,这一雕塑原型来自《神曲》第一卷“地狱”的第二层“贪色”(Lustful),讲述了贵族女子弗朗切斯卡(Francesca)与丈夫的弟弟保罗(Paolo)通奸并双双被杀的故事。
奥古斯特·罗丹《吻》,大理石,181.5×112.3×117cm,1888-1889年
罗丹十分擅于把握机会、营销自己。当时,世博会无疑是最吸引流量的事件。艺术家不惜斥巨资,在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自费搭建展馆以展出作品。这一大胆举动不仅让他的名声走向国际,也为其带来大量订单,仅是一年的肖像收入就达到惊人的20万法郎。
奥古斯特·罗丹《The Crouching Woman》,石膏,53×93.5×45cm,1881-1882年
虽订单不断,但其公共雕塑却屡屡遭拒、引发争议,如他接连创作的《维克多·雨果纪念像》《巴尔扎克像》和《加莱义民》等均是如此。原因很简单,罗丹总是颠覆传统,无视甲方要求。
奥古斯特·罗丹《维克多·雨果纪念像》(Monument to Victor Hugo),铜,1897年
奥古斯特·罗丹《Final Study for the Monument to Balzac》,铜,106×44.5×41.9cm,1897年
比如《加莱义民》取材于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中“义民赴难”的故事,原本应表现义士牺牲自我的无畏精神。然而罗丹却刻画出人物痛苦犹豫的复杂神态,引发当局强烈不满。不过在其坚持下,雕塑最终得以“落户”一家公园。
奥古斯特·罗丹《加莱义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铜,209.6×238.8×241.3cm,1884–1895年
虽然罗丹有许多大理石和铜制作品,但自己几乎从未上手。他通常采用石膏创作,然后交由助手用这两种材料重制或放大。
罗丹在工作室中
艺术家在晚年绘制了大量素描、水彩作品,以女性舞蹈者居多,如美国“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就为他当过模特。其创作过程讲究速度与自由——他让模特围绕其舞动,飞速落笔且不看画稿,画完一张就立马扔地上继续下一张。
罗丹笔下的舞者
这些作品线条造型简洁,体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不过,部分作品因直白的情色元素而招致批评。1906年,这些画作在德国科隆一家博物馆展出后,很快引发众怒,馆长也因此被迫辞职。
罗丹美术馆,1919年正式开放。
1908年,罗丹租下巴黎Hôtel Biron的主楼作为工作室并存放作品。这里原本是一所学校,因年久失修被政府低价出租。除了罗丹,法国作家让·谷克多(Jean Cocteau)、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和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都曾居住于此。罗丹逝世不久后,这里则化身罗丹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
罗丹非常喜欢大英博物馆,曾多次拜访,其中他最钟爱的是那些无头或“缺胳膊断腿”的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雕塑。
奥古斯特·罗丹《Pallas with Parthenon》,铜,47×38.7×31cm,1896年
艺术家与文学界来往密切,曾为法国象征派诗歌先驱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代表作《恶之花》创作插画;另一位诗人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还给他当过一年助理。
罗丹为《恶之花》创作的插画
在私生活上,罗丹与毕加索可谓现代艺术史中的“绝代双渣”。前者与其学生、助手兼模特卡蜜儿(Camille Claudel)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卡蜜儿哥哥曾怒斥罗丹是“淫棍”(lecher),而她最终悲惨地在疯人院度过余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