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的电影中,有一大批儿童视角的电影。这些以儿童的眼光和视点去观察并叙述故事进程,通过儿童的眼睛作为观察孔,去窥探和记录身边这个大得让我们绝望的世界上已经和正在发生着的一些事情。它以微观的方式切入宏观,通过一个个局部的细胞,去探测整个世界的肌体。许多大师级电影人都拍过这样的电影,在电影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
为什么用儿童的视点去观察人世,会有特殊的效果呢?因为这二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和尖锐的矛盾,童真的眼睛和苦难的世界,极端如反义词般。二者碰撞之后,产生出的艺术效果,令人震撼。在这里,我试着向朋友们推荐近几年在国际上造成较大影响的十部影片,从这些电影中,看出这一类型影片的独特风格和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十部电影分别是《马丘卡》《香料共和国》《追风筝的人》《放牛班的春天》《乌龟也会飞》《流浪狗》《小鞋子》《真爱满行囊》《听见天堂》《八月迷情》。他们的创作者分别来自美国、法国、伊朗、德国、希腊、意大利等国,反映的内容,则更是涉及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包括战争、贫穷、动乱、疾病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造就的苦难。这些故事,或如石头,压抑观众的心灵;或如辣椒或柠檬,刺激观众的知觉;或如鱼钩,牵痛观众灵魂中最柔软的部分。这些极具冲突感的知觉和感觉,就是由“童真”和“苦难”两个极具冲突和反差的元素中和反应而成的。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电影的分析,来看看那些奇妙的冲击感是如何形成的。
人间苦难,最大的莫过于战争所造就的苦难。在我所列举的这十部影片中,有三分之一与此相涉,其中,又以《乌龟也会飞》和《流浪狗》最为典型。
《乌龟也会飞》讲述的是伊拉克边境上被战乱追逼着挣扎生存的人们。以一群靠拆地雷卖废铁生存的孩子的经历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撕心裂肺的凄惨故事: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被伊拉克军队强奸后生下一个小男孩,她带着孩子跟着被地雷炸掉双臂的哥哥四处流浪,靠哥哥用脚拆地雷为生。她可爱的儿子,无时不在将她心中的噩梦唤醒,她一直悄悄干的事,就是把儿子扔掉甚至杀死,而他的哥哥和孩子王“卫星”不断将孩子从险境中拯救出来。经过数次令人喘不过气的紧张争夺之后,小女孩最终将儿子沉下深潭,并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留给观众。
与它的沉痛相比,《流浪狗》更黑色幽默一些。这有点像《警察与赞美诗》的儿童版,讲述的是阿富汗一对小兄妹,因父母都进了监狱而四处流浪的故事。整部电影是围绕他们想办法进监狱展开的,因为只有在监狱里,他们才有睡觉的地方,并可以和妈妈在一起。但这一点小小的愿望,老天也总是不满足,每一次进监狱的机会,都在阴差阳错中消于无形。最后,他们经人点拨,看电影学《偷自行车的人》去偷自行车,并贼喊捉贼地暴露之后,终于如愿进了监狱,但令人伤心的是,这所监狱却不是他们希望的有妈妈的那所……
这两部电影,以战争为背景,片中没有一个战斗场面,却将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描绘得锥心刺骨。除了战争本身提供的鲜活素材和编导们极具悲悯感的人道主义情怀之外,最打动人之处,还是他们以童真为视角的表达方式,如果没有那群眼睛清澈得容不下一丝浊物的小演员,电影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除了战争之外,国家政局的动荡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与隔绝,也是造成人间苦难悲剧的重要元素,在我要介绍的影片中,《马丘卡》《香料共和国》与《追风筝的人》就属于这一类型。智利电影《马丘卡》讲述的是在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背景下,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与一个贫穷家庭孩子的友谊故事。本来,在社会阶层界限分明的社会里,他们没有任何机会相识并建立友谊的,但因为执政的左翼政府推行平待教育,让所有穷孩子和富孩子在一个学校读书,使他们有机会相识,并相互进入对方的生活,发现在同一片蓝天之下,人和人之间的生活竟是那样不一样,而不一样的生活,使他们的思想和意识以及爱憎,都有着天壤之别,而随后智利发生的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的动乱,其根源就在这些差异上。
与《马丘卡》相比,《香料共和国》则显得要温和一些,它讲述的是一个出生于伊斯坦布尔的希腊孩子,在土耳其当局要求他们在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居住权之间进行两难选择的政策背境下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伊斯坦布尔,并对它满怀一世乡愁的故事。这部影评家称之为是《天使艾美丽》与《天堂电影院》混合的美轮美奂的电影,用香料与美食为线索,从胃进入灵魂的独特叙述方式,令人在美丽之中,体会到无尽的乡愁。怀念的东西越美,怀念就更让人心痛。导演很好地拿捏住了这一原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