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推出的警务大数据、智慧旅游等应用让公众的信息隐私保护话题再次引起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国内多个城市,只需输入身份证号码,就能查到该身份证号对应的酒店入住记录。
根据相关媒体的实地测试,通过广告植入的方式,只需进入到某些跟旅游有关的网站,输入身份证号码,就能查询到该号码是否曾经在该地区的某家酒店入住过,甚至还会提供详细的时间、房型、入住天数等信息。
那么,这些信息究竟怎么泄露的?是谁在收集并准备好的这些数据呢?
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媒体呈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媒体认为,这些酒店网站在规定用户订房时就默认用户允许将入住信息公开,而有些酒店用来记录住店客人信息的申报表格则存在泄露数据的风险。而另外一些媒体则认为,这些信息很可能是从用户的手机中窃取而来的。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无法避免一个问题:关于这些应用的隐私管理机制到底是什么样的?
很显然,应该为消费者确定权益以及隐私权更加全面的保护,推出更加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技术手段,规范和约束企业的信息使用行为。
然而,相关政府部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复比较模糊,民间组织和社会大众对于企业收集、使用信息行为偏好的强烈批评,加之法律法规落实不力,让个人隐私权益呈现出一片模糊的阴影。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国家政策上改变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数据开放对于国家发展和公共利益的贡献,协同推进新技术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发展。
总之,在人们不断追求舒适化、便捷化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给予企业更妥善、更严格的监管,在避免显然的信息泄露的同时,更好地支持网络化经济的发展,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这个过程中,出于公益与个人私隐保护并重考虑,人们更需要坚持以个人为中心的数据治理原则,共同推进网络信息时代数据的公共利用和风险化解,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信息风险防范的协同精准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网络工具的合理利用,并为本体和群体安全稳定发展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和谐和可持续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