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一天,在中央军委召开的的会议上,大家正盯着一份报告发愣。只因前方“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出现了一个“不太听话”的指挥员。
这个指挥员就是我国的开国上将许世友。
许世友的脾气素来以火爆著称,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敢想敢干的。这一回,他在前线又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了一次军事行动,弄得中央的同志们议论纷纷。
关键的时候,还是邓小平同志站了出来为许世友同志的行为做了定论。他认为许世友同志在这次战争中居功至伟,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够否认的。
但是,许世友这次的行动又确实有些不妥的地方。他的动作与中央军委的想法有些不同,因此邓小平还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个许世友打得有些太狠了。
那么,许世友到底命令部队做了什么呢?他的动作又为什么会引起中央军委同志们的集体讨论呢?邓公说许世友打得太狠,依据又是什么?
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许世友将军开始讲起。
“少林上将”许世友
1905年,许世友出生于湖北麻城乘马岗区(现在属于河南新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儿时,许世友几乎看遍了旧社会的各种苦难与惨剧。
当地的地主对于贫困农民和佃户的剥削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许世友家也非常穷,为了谋生,许世友去到当地镇子上,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勉强赚到一些生活费。
那位武术师傅也看出来许世友是一块练武的材料,便告诉他河南有一个少林寺,那里虽然是寺庙,但可以传授给人高超的武艺。
几年后,由于日渐年长,许世友便听从了这位师傅的建议,去了少林寺拜师学艺。但那个年月里,正常人家尚且没有余粮,寺庙里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无奈之下,许世友只能下山参加了当时的军阀部队。
可许世友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一进军阀部队便对里面的气氛产生了严重的“不适感”。原来,部队中的兵痞平时打仗不行,欺负起百姓来却一个比一个狠。
回想起自己的出身,许世友对他们简直恨得牙痒痒。于是1928年,许世友一咬牙干脆投靠了红军。
到了红军部队,大家一听说许世友当过兵,还学过武术,纷纷对他表示了欢迎。许世友也第一次体会到了温暖的感觉。由于许世友曾在少林寺学艺,大家就亲切地称呼他“许和尚”。
而在随后的时间里,许世友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因为练过武,性格也很刚毅,许世友打起仗来颇有一股子狠劲。
在敌我战斗态势十分焦灼的时候,许世友甚至敢亲自拿着大刀跑到敌阵里去跟对方打“肉搏战”。
1935年8月,红军大部队正在过草地。但国民党军队将领胡宗南早就带着一个师的人马挡在了红军的必经之路上。
关键的时刻,许世友亲自上阵带着部队与敌人激战了两天两夜,最后在敌群中给红军撕开了一道口子,大部队这才算是转危为安。
因为作风刚强、为人耿直,许世友经常会被中央安排去打一些硬仗。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命令许世友等人去敌后发展根据地。
于是他直接带着部队深入到敌特活动猖獗的冀南地区,并且在那里一打就是好几年,给敌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解放战争期间,许世友又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在这次战斗当中,许世友与友军相互配合,一举全歼了国民党的王牌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了蒋介石的爱将张灵甫。
可以说,在整个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战功赫赫,深受我党高层领导们的器重。因此1955年大授衔时,许世友被中央军委授予了“上将”军衔。
至此,这个少林寺走出来的小和尚终于成为了共和国军队中一颗闪闪发光的“将星”。
然而和平建国后,军队没有战事,这对“好战分子”许世友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于是他整日泡在训练场,抓战备,为的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本来随着年纪的增长,许世友几乎以为自己这辈子再没有仗可打了,可偏偏这个时候却出现了意外!
1979年,新上台的越南政府一改之前的“对华友善”政策,开始频频在中越两国的边境制造摩擦和事端。越南军方的人员甚至公然闯入我国境内打死打伤很多我国的百姓。
尽管我国政府对越南方面再三发出警告,可是越南政府和军队依旧我行我素。许世友看过相关的报道之后更是气得拍案而起。
俗话说“国难思良将”,眼看一味忍让已经被敌人看做是懦弱,党中央也当机立断,对越自卫反击一触即发,许世友也受到了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