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随着婚姻的解体,财产的分割成为离婚后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离婚后财产分割涉及到财产的归属、分配、评估等复杂的问题,因此离婚者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和程序,以免在分割财产上出现争执和纠纷。下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离婚后财产分割的须知。
一、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另有规定外,由夫妻共同所有,离婚时应当协议处理或者依照本法的规定分割。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当协商处理财产问题,如无法协商,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以保障离婚者的合法权益。
二、离婚后财产分割的原则
在离婚后财产分割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共同财产原则: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应当视为共同财产,即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离婚时应当平分。
2.保障子女权益原则:在离婚后,夫妻双方要尽量维护子女的权益,对子女的抚养费、教育费等支出应当优先考虑。
3.公平原则:在分割财产时,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即根据夫妻双方的财产来源、贡献情况等因素进行分配。
三、离婚后财产分割的程序
离婚后财产分割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协商解决:离婚双方应当协商解决财产问题,如无法协商,可以寻求调解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2.调解:如果离婚双方希望通过调解解决财产问题,可以向婚姻家庭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3.起诉:如果离婚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双方的财产情况、贡献情况等因素进行财产分割。
四、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注意事项
在离婚后财产分割中,离婚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保留相关证据:离婚者应当保留相关证据,如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明,财产来源的证明等。
2.了解财产评估标准:离婚者需要了解财产评估的标准,以便在离婚后进行财产分割时有依据。
3.咨询律师:离婚者可以咨询律师,了解离婚后财产分割的相关法律知识和程序,以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