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正确读音是rùchuāng,长期卧床或局部受压导致皮肤缺血坏死形成溃疡。预防和治疗需结合减压护理、创面处理和营养支持。
1.褥疮形成原因
长期卧床患者因局部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加重皮肤损伤风险。潮湿环境、摩擦力也会加速皮肤破溃。
2.分级处理方案
一期红斑期需每2小时翻身,使用气垫床减压。二期水疱期需消毒后抽出渗液,涂抹磺胺嘧啶银软膏。三期溃疡期需清创后使用藻酸盐敷料,四期坏死期需手术清创结合负压引流。
3.日常护理要点
翻身频率保持2小时一次,骨突处垫软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失禁后立即清洗。高蛋白饮食每日保证1.2-1.5g/kg体重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监测血糖控制在空腹7mmol/L以下。
4.专业治疗手段
紫外线照射促进创面愈合,脉冲冲洗清除坏死组织。深度溃疡可采用皮瓣移植手术,合并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头孢曲松或万古霉素。疼痛管理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局部利多卡因凝胶。
褥疮防治需要多学科协作,家属需掌握翻身技巧和伤口观察方法。医疗器械店可购买防压疮气垫和体位垫,社区卫生中心提供上门换药服务。创面两周未改善或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