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包括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及味觉减退,需及时就医排查脑卒中等严重病因。病因涉及病毒感染、外伤、肿瘤压迫或特发性面神经炎,治疗需结合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及康复训练。
1.额纹消失与皱眉困难
面神经支配的额肌瘫痪导致患者无法完成抬眉动作,患侧额头光滑无皱纹。临床检查时会要求患者用力抬眉,观察两侧额肌收缩是否对称。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中枢性面瘫通常保留额纹,这是与周围性面瘫的重要鉴别点。
2.眼睑闭合功能障碍
患侧眼轮匝肌麻痹导致闭眼无力,表现为贝尔征(闭眼时眼球上翻露出白色巩膜)。长期暴露可能引发暴露性角膜炎,需使用人工泪液保持湿润,夜间用眼膏保护角膜。严重者需考虑睑裂缝合术保护视力。
3.口角下垂与流涎
患侧口轮匝肌瘫痪使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进食时液体从口角溢出。急性期可用肌内注射维生素B12营养神经,恢复期进行针灸治疗,选取地仓、颊车等穴位。患者需练习吹气球等面部肌肉训练。
4.味觉异常与听觉过敏
鼓索神经受累时舌前2/3味觉减退,镫骨肌神经损伤导致听觉过敏。电味觉测定可客观评估味觉障碍程度。建议避免进食过热食物防止烫伤,嘈杂环境使用耳塞减轻不适感。
面瘫症状出现72小时内是治疗黄金期,需排除颅内病变后尽早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血液循环,三个月未恢复者需考虑面神经减压手术。日常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诱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