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幼儿疾病高发期,科学保育需避开三大误区:过度保暖、盲目进补和忽视户外活动。正确做法包括合理穿衣、均衡饮食和保证每日运动。
1.过度保暖误区
春季气温波动大,部分家长给幼儿穿过多衣物,导致出汗后更易受凉。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内层选择吸汗棉质内衣,中层穿保暖毛衣,外层搭配防风外套。根据室内外温差及时增减,摸幼儿后颈判断冷热。
2.盲目进补误区
民间有“春季长高要多补”的说法,但过量摄入营养品可能造成性早熟。每日保证500ml牛奶、1个鸡蛋、50g瘦肉即可满足蛋白质需求。推荐南瓜小米粥、菠菜猪肝泥等易消化食谱,避免人参、蜂王浆等滋补品。
3.过度防护误区
部分幼儿园为防传染病取消户外活动,反而降低幼儿抵抗力。每日应保证2小时户外时间,上午10点或下午3点紫外线适宜时段最佳。选择拍球、跳格子等游戏,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
春季幼儿保健需遵循“三分寒七分饱”原则,重点防范流感、手足口病和水痘。园所应建立晨检制度,家长发现幼儿持续低热或皮疹需及时就医。保持教室每日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玩具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