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属于常见胃部疾病,其严重程度主要与糜烂范围、症状持续时间及并发症风险相关。病情评估需结合胃黏膜损伤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等指标。
1、黏膜损伤程度:
胃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伴点状糜烂,若糜烂面不超过胃黏膜面积的1/3为轻度,超过2/3则提示病变较重。长期未治疗的广泛糜烂可能进展为萎缩性胃炎。
2、症状持续时间:
间歇性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属典型表现,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需警惕黏膜修复障碍。部分患者伴随反酸嗳气,夜间痛醒者可能存在黏膜深层损伤。
3、幽门螺杆菌感染:
该细菌感染会加重黏膜炎症反应,导致糜烂难以愈合。呼气试验阳性患者发生消化道溃疡的风险较阴性者高3-5倍。
4、出血风险:
糜烂灶侵及黏膜下层血管时可能出现黑便或呕血,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治疗。
5、癌变可能性:
单纯浅表性胃炎癌变率低于0.1%,但合并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时风险上升。建议40岁以上患者每1-2年复查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