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咽痛、肢体疼痛和胃肠道不适。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7-14天出现,严重程度从轻微到明显不等。
1、发热:
早期常见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可能持续2-3天。发热通常伴随全身不适感,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波动较大。
2、头痛:
患儿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疼痛,多位于前额或双侧太阳穴区域。头痛程度与发热不一定相关,可能伴随畏光或对声音敏感。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拒绝进食等非特异性表现。
3、咽痛:
咽喉部充血明显,吞咽时疼痛加剧,可能伴有扁桃体轻度肿大。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但通常不出现化脓性分泌物。部分患儿因咽痛拒绝进食,导致脱水风险增加。
4、肢体疼痛:
特征性表现为非对称性肌肉酸痛,以下肢近端肌群为主。患儿可能拒绝站立或行走,被动活动肢体时哭闹加剧。触摸肌肉时有明显压痛,但无红肿热等炎症表现。这种疼痛具有游走性特点。
5、胃肠道不适:
常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轻度腹泻,大便多为稀便而非水样便。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奶、腹胀和排便次数增加。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3天,严重时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