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疹是一种以剧烈瘙痒和皮肤丘疹、结节为主要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遗传易感性、环境刺激、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受损、感染及慢性疾病均可诱发。应对需避免搔抓、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
1.遗传因素
约30%患者存在家族病史,特定基因变异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缺陷或免疫应答异常。建议有家族史者加强皮肤保湿,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
2.环境刺激
蚊虫叮咬、花粉接触、化学洗涤剂是常见诱因。临床数据显示夏季发病率升高40%。选择物理防晒衣,改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可降低风险。
3.免疫异常
Th2细胞过度活化引发IgE介导的变态反应。血清检测显示80%患者总IgE水平超标。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注射度普利尤单抗。
4.皮肤屏障破坏
过度清洁或干燥导致角质层裂隙,使神经末梢暴露。每天使用含尿素10%的乳膏,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可减少瘙痒发作频率。
5.感染因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会加重炎症,病灶培养阳性率达60%。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低浓度糖皮质激素效果显著,必要时口服多西环素。
6.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肝肾疾病患者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控制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定期监测转氨酶指标至关重要。
日常护理需穿着纯棉衣物,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记录每日瘙痒发作时间与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顽固性痒疹建议进行皮肤镜检查和斑贴试验,排除接触性皮炎可能。持续性结节需冷冻治疗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避免遗留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