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只发烧没其他症状可能是病毒感染、隐性感染或免疫反应引起,需观察体温变化并排查潜在感染源。常见原因包括幼儿急疹、尿路感染或中耳炎等,38.5℃以下可物理降温,超过需药物干预。
1. 病毒感染是单一发热的主因
幼儿急疹多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发,发热持续3-5天后出现玫瑰色皮疹。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能后期显现口腔疱疹,腺病毒潜伏期可达2周。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时可初步判断。
2. 隐性感染需专业检查确诊
无症状尿路感染占婴幼儿发热病例的5%,尤其女婴和未割包皮男婴风险更高。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数超过10万/ml可确诊。中耳炎患儿约20%无耳痛表现,需耳镜检查鼓膜充血情况,渗出性中耳炎可见液平面。
3. 体温管理方案
温水擦浴选择大动脉流经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每次擦拭10分钟。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月龄以上,每4-6小时10-15mg/kg;布洛芬用于6月龄以上,每次5-10mg/kg。注意避免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4. 预警体征识别
持续72小时以上发热需排查川崎病,观察是否存在结膜充血、草莓舌症状。热性惊厥多见于6月龄至5岁,单次发作不超过5分钟可自行缓解。出现嗜睡、拒食、呼吸急促应立即急诊。
儿童单纯性发热多数为自限性疾病,保持每天200ml/kg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体温监测应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每4小时记录一次。若发热伴随精神萎靡或皮疹扩散,需及时进行血培养和腰椎穿刺等深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