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酸痛可能由肌肉劳损、肩周炎、颈椎病、肩袖损伤、钙化性肌腱炎等原因引起。
1、肌肉劳损:
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或重复性动作会导致肩部肌肉过度紧张,例如伏案工作、搬运重物或运动过量。肌肉持续收缩会引发乳酸堆积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酸痛、僵硬感。热敷和适度拉伸可缓解症状,日常需注意调整姿势并避免单一动作持续超过30分钟。
2、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多发生于50岁左右人群,可能与关节退变、内分泌紊乱有关。典型表现为夜间痛加重伴活动受限,梳头、穿衣等动作困难。物理治疗配合关节功能锻炼可改善症状,急性期需避免提重物。
3、颈椎病:
颈神经根受压时疼痛可放射至肩部,常见于长期低头人群。可能伴随手部麻木、头晕等症状,颈椎X线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治疗需针对颈椎进行牵引和肌肉强化训练,睡眠时建议使用颈椎支撑枕。
4、肩袖损伤:
肩关节肌腱撕裂多由外伤或慢性磨损导致,表现为抬臂时疼痛伴无力感,夜间侧卧压迫患侧会加重症状。超声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部分撕裂可通过康复训练恢复,完全撕裂需关节镜手术治疗。
5、钙化性肌腱炎:
肌腱内钙盐沉积引发的化学性炎症,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伴局部红肿。X线检查可见肌腱内高密度影,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能有效清除钙质沉积,恢复期需进行渐进式肩关节活动度训练。
日常应注意保持肩部温暖避免受凉,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增强肩周肌肉力量。办公时每1小时做5分钟肩部环绕运动,睡眠避免长期单侧卧位。饮食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减少高嘌呤饮食以防诱发炎症。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关节活动障碍,建议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