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是观赏鱼爱好者为区别于其他观赏鱼类,将热带及亚热带特有的这部分观赏鱼统称为热带鱼,原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热带鱼是什么鱼吧!
一、鱼种论述
热带鱼是最常见的观赏鱼之一,所谓热带鱼实际上是观赏鱼爱好者为区别其他观赏鱼,将热带、亚热带特有的这部分观赏鱼统称为热带鱼,因栖息环境不同可细分成淡水热带鱼和海水热带鱼两大类,另外近热带和与之交界的南北温带水域有观赏价值的鱼类也归于热带鱼范畴。
二、产地分布
热带鱼的原产地集中在东南亚、中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尤以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种类最多且形态最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地区也有很多热带鱼,在我国境内则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云南、海南等地。
三、生活习性
热带鱼是狭温性鱼类,对水温要求比较苛刻,对水温变化也特别敏感,能适应的水温一般为20~30℃,越过这个范围多数热带鱼都有生命危险,同时水温长期偏低会影响热带鱼的食欲和生长,另外昼夜温差过大,例如水温变化超过5℃以上也会影响热带鱼生存。
四、代表品种
1、热带淡水鱼
①灯鱼:灯鱼是脂鲤科鱼类,俗称脂鲤、加拉辛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模拟“热带雨林”水草造景缸的兴起从西欧一直火到中国,常作水草造景缸必不可少的元素,常见的有红绿灯、宝莲灯、红鼻剪刀、火尾灯等。
②神仙鱼:神仙鱼是丽鱼科鱼类,俗称燕鱼、天使鱼等,原产于南美洲的圭亚那、巴西等地,因潇洒飘逸、温文尔雅大有陆上神仙风范而得名,常见的有红七彩、蓝七彩、条纹蓝绿七彩、黑神仙、芝麻神仙、红眼钻石神仙等。
③龙鱼:龙鱼是骨舌鱼科鱼类,俗称亚洲龙鱼、金龙鱼等,原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因口大、唇角有两条胡须、游动时神态活像神话中的“龙”而得名,常见的有红龙、辣椒红龙、血红龙、银龙、金龙、青龙、黑龙等。
2、热带海水鱼
①雀鲷科:雀鲷科是鲈形目隆头鱼亚目下属的一个科,在热带珊瑚礁鱼类中不管是种类还是数量都独占鳌头,常见的有三间雀、四间雀、蓝宝石蓝魔、深水蓝魔、粉红魔、蓝线雀等。
②蝶鱼科:蝶鱼科是鲈形目鲈亚目下属的一个科,除雀鲷科外蝶鱼科是色彩最艳丽的海水鱼之一,常见的有三间火箭、黄金蝶、人字蝶、虎纹蝶、五线蝶、黄火箭、一点蝶、月光蝶等。
③盖刺鱼科:盖刺鱼科是鲈形目鲈亚目下属的一个科,因两旁腮盖上各有一棘刺而得名,最雍容华贵的热带珊瑚礁鱼类,常见的有蒙面神仙、蓝面神仙鱼、女王神仙、皇后神仙等。
④刺尾鱼科:刺尾鱼科是鲈形目鲈亚目下属的一个科,因尾柄上有一个或数个硬棘而得名,又因表皮粗糙如砂纸也称粗皮鲷科,常见的有七彩倒吊、紫色倒吊、大帆倒吊、鸡心倒吊等。
热带鱼是观赏鱼爱好者为区别其他观赏鱼,将热带及亚热带特有的这部分观赏鱼独立出来划分的称谓,代表鱼种有灯鱼、七彩神仙鱼、龙鱼、异形鱼、孔雀鱼等,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热带鱼怎么养长的快吧!
一、鱼种论述
热带鱼是观赏鱼爱好者为区别其他观赏鱼,将热带及亚热带特有的这部分观赏鱼独立出来划分的称谓,因栖息环境不同主要有淡水热带鱼和海水热带鱼两大类,另外近热带和与之交界的南北温带水域有观赏价值的鱼类也被划归于热带鱼范畴。
二、生活习性
热带鱼是狭温性鱼类,对水温和水温变化特别敏感,能适应的水温一般为20~30℃,越过这个范围多数热带鱼都有生命危险,同时水温长期偏低会影响热带鱼的食欲和生长,另外昼夜温差过大例如水温变化超过5℃以上也会影响热带鱼生存。
三、代表鱼种
1、灯鱼:灯鱼是脂鲤科鱼类的统称,俗称脂鲤、加拉辛等,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因模拟“热带雨林”水草造景缸的兴起从西欧一直火到中国,常作水草造景缸必不可少的元素。
2、七彩神仙鱼:七彩神仙鱼是慈鲷科盘丽鱼属鱼类,学名盘丽鱼,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素有“热带鱼王”的美称,虽然也被叫做“神仙鱼”,但和神仙鱼的亲缘关系相距甚远。
3、龙鱼:龙鱼是骨舌鱼科鱼类,学名美丽硬仆骨舌鱼,俗称亚洲龙鱼、金龙鱼等,原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因口大、唇角有须、游动时神态像神话中的“龙”而得名。
4、异形鱼:异形鱼顾名思义是指形态怪异的观赏鱼,主要是指甲鲶科下属鱼类,全世界约有70多个属近200种,这类观赏鱼并不以绚丽的色彩著称,而是以怪异的形态闻名于世。
四、饲养方法
1、鱼缸:热带鱼个体大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例如龙鱼常见个体50~65厘米、最大可达100厘米,而灯鱼一般都在10厘米以内,养热带鱼要根据品种大小选择合适的鱼缸或水族箱。
2、水质:热带鱼能适应的水温一般20~30℃,越过这个范围多数热带鱼都有生命危险,同时水温变化超过5℃也会影响热带鱼生存,若用自来水最好先暴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
3、喂食:热带鱼多数是肉食性,少数是杂食性,极少数是植食性,饲养热带鱼要根据摄食习性选择饲料,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一般只喂八成饱,另外还要根据水温等增减投饵量。
4、换水:热带鱼要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否则容易因水质过差而诱发病害,夏季可3~4天换一次水,春、秋季可每周换一次水,冬季每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换三分之一的水即可。
五、病害防治
1、竖鳞病
【病因】竖鳞病是点状极毛杆菌、水型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的,尤其是鱼体表受伤、遭受新水及不良水质的刺激等引起鱼抵抗力下降或体表黏膜受损时最易诱发此病。
【症状】病鱼食欲不振,无力游泳,鱼体膨胀、浮肿,鳞片张开像松塔,伴有鳍基部和皮肤充血,严重时体表出血、眼球外凸、鳞片脱落,病鱼沉在水底、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防治】病鱼放入医疗水族箱中,用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溶液的温度和原养殖水保持一致)浸泡30分钟,1天1次,直至病情好转,原水族箱可用0.2%的食盐溶液消毒。
2、锚头虱病
【病因】锚头虱病的病原是锚头虱,锚头虱是鱼类常见的寄生虫,雌虫常寄生在鱼体皮下、鳍、口腔等处,雄虫一般不寄生。
【症状】锚头虱病是热带鱼常见的寄生虫病,病鱼主要表现出急躁不安、不摄食等异常,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①锚头虱数量不多可直接用镊子拔除。②用0.3~0.5ppm敌百虫溶液药浴。③用5~8ppm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病鱼体表。
3、白点病
【病因】白点病的病原是小瓜虫,虫体球形,全身有纤毛,直径约0.8毫米,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
【症状】鱼鳍上先出现白点,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常在水草、砂石等处游动蹭痒,严重时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5~10天。
【防治】将病鱼从水族箱中捞出并暂养在其他地方,然后将水族箱用生石灰等消毒以减少病原体,同时病鱼要用五万分之一硫酸铜和硫酸镁再加1%的食盐混合溶液浸洗约20~30分钟。
4、蒙眼病
【病因】蒙眼病的直接原因是病菌或寄生虫侵袭,常见的有结核菌、弧菌、复口吸虫等,最根本的原因是水质太差造成病菌和寄生虫滋生,并引起鱼的健康状况下降。
【症状】蒙眼病是热带鱼常见疾病,病鱼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多是单眼),中期眼球浑浊,后期眼睛肿胀并长出白色絮状锥形物,此时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引起死亡。
【防治】①初期应立刻换水1/3并加入5‰浓度的粗盐,若无恶化只需加强换水便可自愈。②中、后期需要施用金霉素、青霉素或鱼类专用药,用法和用量参照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