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老是想睡觉可能与光照减少、气温降低、代谢变化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作息、增加光照、适度运动等方式改善。
1、光照减少
冬季日照时间缩短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增加,人体生物钟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困倦感。建议白天多接触自然光,早晨拉开窗帘或使用模拟日光灯,有助于调节褪黑素分泌周期。室内工作环境应保持明亮,避免长时间处于昏暗空间。
2、气温降低
寒冷环境下人体为维持核心体温会降低外周血液循环,大脑供氧相对减少易引发嗜睡。注意保暖的同时,可通过饮用姜茶、适当提高室温至18-22℃来改善。避免穿着过厚衣物导致行动不便,反而加重疲劳感。
3、代谢变化
冬季基础代谢率会自然升高以维持体温,能量消耗增加可能引发疲劳反应。饮食上可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补充B族维生素如全谷物。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食物导致血糖波动加剧困倦。
4、维生素D缺乏
阳光照射不足易导致维生素D合成减少,可能引发季节性情绪失调伴发嗜睡。可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深海鱼、蛋黄等食物补充,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3滴剂。建议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间进行15-30分钟户外活动。
5、睡眠节律紊乱
冬季昼短夜长可能打乱原有睡眠周期。保持固定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温度控制在16-20℃为宜。午睡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傍晚后可进行轻度拉伸运动帮助入眠。